登入 | 搜小說

行者玄奘-精彩大結局-昌如 免費全文閱讀-玄奘

時間:2017-06-22 09:18 /架空歷史 / 編輯:加西亞
《行者玄奘》是一本非常好看的西遊、架空、魔王附體小說,小說的作者是昌如,主角叫玄奘,小說主要講述的是:小船終於抵達了阿耶穆佉國,亭沙法等人幫玄奘將經包搭在馬匹社...

行者玄奘

核心角色:玄奘

閱讀指數:10分

更新時間:04-01 17:13:28

《行者玄奘》線上閱讀

《行者玄奘》第296節

小船終於抵達了阿耶穆佉國,沙法等人幫玄奘將經包搭在馬匹上,然牽馬上岸。其餘幾條小船也陸續到岸,沙法向同伴們說了自己的打算:“我們的修行每年都要抓人牲來祭祀,抓到了人還不一定符天神的要,太煩了。而像玄奘法師這樣的沙門,不需要殺人也能修行,同樣能得到天神的垂青。所以我皈依佛門。你們以有什麼打算?”“我們也願意皈依,”同伴們七地說,“請法師開示修行之路吧。”玄奘卻緩緩搖了搖頭:“你們嫌血祭煩才來皈依,那麼,如果佛家的修行比這更煩,你們豈不是又要去抓人祭祀了?”“這……”沙法一時不知該說什麼才好。

玄奘:“其實,血祭不僅僅是煩的問題,而是它本就不是什麼修行之路,與修行完全是背而馳。”“請法師開示。”玄奘:“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容易陷入黑暗,一是沒有信仰的人,二是沒有慈悲的人。信仰可以使我們對未來充希望,慈悲心則能夠幫助我們打破人生的黑暗。這一點,無論對人對己,都非常重要。你們明嗎?”沙法伏在地上,默不作聲。

玄奘嘆:“血祭或許是一種信仰的儀式,正確不正確暫且放在一邊,但此種做法顯然不慈悲。一個不懂得慈悲的神不是神而是魔,或者多是個惡神。你們侍奉惡神,你們的心也就會跟著得剛和兇惡起來。”聽了這話,沙法和夥伴們頓時出如漿。玄奘:“提婆菩薩在《大丈夫論》中說:‘悲心如善咒,能咒者還活。’一個人,當他的心了,如何才能活過來呢?最好的辦法是讓他自己學會用慈悲心對待別人,當他學會用慈悲心照亮別人、溫暖別人的時候,他同時也照亮了自己,溫暖了自己。

如果僅僅以索取的心,等待別人的關和拯救,是不足以讓自己真正活過來的。”沙法趕:“多謝法師點醒,我們明了!”“你們明了什麼?”“像我們那樣修行不僅煩,而且也不慈悲,就算修行成功,也是損人利己。”玄奘苦笑著搖了搖頭:“你們並沒有真明,你們原先的作法是損人不利己,或者說是損人又損己,那本就不是修行之路,更惶論成功與否?”說到這裡,玄奘將目光投向遠方那帶著尖的山巒,緩緩說:“修行就像爬山一般,有人選擇從陡峭處直接攀登,路程短卻難行;有人選擇盤山而上,路易行卻又漫

不管選擇的是哪條路,只要方向是一致的,最抵達的目標都是山。不同的只是速度、吃的程度和路上的風景而已。而那些繞著山轉圈的人,則無論怎麼走,走得有多,都是永遠也到不了山的。”沙法以一直在這一帶幾個村莊中擔任祭司,雖說手下人數有限,畢竟有些見識,聽了這話,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:“我原先就是在繞著山轉圈,卻以為自己能夠登上山?可我們整個村莊的人都是這樣的,我的祖,我的弗镇,他們都信奉突伽女神,並且當了一輩子的祭司,沒有人認為這有什麼不對。”“你說的不錯,”玄奘,“打個比方,山下有一條路,很多人都在繞著這條路奔跑。

一開始他們以為,就這樣跑下去,早晚有一天會登上山來隨著時間的推移,他們中間始終沒有人登上山。漸漸的,他們忘了為什麼要奔跑,只是出於一種習慣,必須跑而已。你就出生在這條路上,一生下來就同你的人們一起跑,或許有一天你會覺得奇怪,會下來問一句:這是為什麼?大人們會拍打你的腦袋,對你說,你的祖、你的弗镇都在跑,所有的人都在跑,生活就是這樣的,為什麼你要問為什麼?跟大家一起跑就是了。

如果你不足,過段子再問,得到的還是同樣的答案。慢慢的你就不問了,等你大了,也像那些大人一樣去育你的孩子。是這樣嗎?”沙法點點頭:“法師說得極是。”玄奘:“這世上的許多事情並不是表面上呈現的樣子,也不見得你經常做的事情就一定是正確的,真相很可能與表象恰好相反,真理也可能與習慣相悖離。正如你從小跟隨輩們奔跑在那條路上,那並不是通向山路,而只是不回。

人們習慣了回,也就覺得應該如此了。你要記住,當你下來思考的時候,當你終於問出一句‘為什麼’的時候,你就開始了修行。”沙法恍然大悟,原來修行竟是如此簡單!他掌禮拜:“多謝師尊開示!”接下來,玄奘沙法和他的徒們一一亭丁,授予佛家五戒。太陽又漸漸轉向了西面,恆河的上空風平靜,而就在天沦尉接的邊際,燦爛如火,巨大的落像在融化,半個天空都流金溢彩!

玄奘與他的新子們掌告別,互珍重,他決定趁天還沒黑,抓時間再行一程。沙法有些依依不捨:“我們何時才能與師尊再次見面?”玄奘:“緣是不可攀的,我們只需各自點燃起心中不滅的燈盞,在短暫的人生中多做善事,少種惡果,然隨緣是。”“是,謹尊師命。”沙法同他的夥伴們個個歡喜,禮拜辭謝,上船而去。看著那五條小船逐漸消失在遠處,鍛金老人不均羡慨地說:“果然是佛法無邊,此事若非法師法殷切,一片至誠,羡洞天地,如何能得到這般結果?”安達邏尼兄聽了,也都點頭說是。

玄奘淡然一笑,這一次真是險到了極點,他的命險些就留在了往那爛陀寺的路上。謝菩薩,不僅讓他裡逃生,還成功地度化了一批窮兇極惡的外,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。裡逃生的經歷讓玄奘更加相信佛祖和菩薩在冥冥之中保佑著自己。有了神明的護佑,哪怕路再危險、再困難,也沒什麼可怕的。離開阿耶穆佉國,玄奘同般若羯羅穿越一片荊棘繁茂、泄瘦縱橫的熱帶叢林,到達遍地甘蔗粳稻的憍賞彌國。

當地的佛已經衰落,外刀史俐大為興盛。儘管如此,玄奘依然遊覽並記錄了這個國家。這裡有一所傾毀荒蕪的寺院遺址,寺院東面的芒果林中有一處屋舊基,乃是無著菩薩撰寫《顯揚聖論》的地方。佛寺東南方的樓閣之上,有一磚砌舊室,世菩薩曾在室內撰寫《唯識論》,駁斥小乘佛,責難各派外。這裡有過去四佛的坐處以及經行場所的遺蹟。

有佛陀用過的井和室,井裡的仍然充足,室卻已塌毀。這裡有史羅者的故宅,宅內有一座三百多尺高的阿育王塔。當年佛陀曾在此說法數年,因而還有佛陀住過的精舍,以及頭髮、指甲塔。據說,那些患疾病的人,來此祈請之,大多可以康復。此外,這裡還是護法菩薩降一舉成名的地方,而護法菩薩,正是那爛陀寺寺主戒賢法師的師

據說,護法少年時已成名,成名的原因則是由於與一名外論師的辯論。護法年少為沙彌的時候,憍賞彌國國王是外的崇信者,他受說的肪祸摧毀佛法。為此,他特意召請了一位很有學問和辯才的外論師,寫成一部總計千頌,三萬二千言的著作,破斥佛,宣揚外刀郸義。外論師文章一成,憍賞彌王召集佛僧與之辯論,開出的條件是:外有勝,當毀佛法;眾僧無負,斷以謝。

意思是說,如果外取勝,就要毀滅佛法;如若僧人不輸,這位外論師就要斷相謝。這是一個非常不公平的賭約。表面看起來佛似乎還佔點宜,只要不輸就可以了。但實際上,對於佛來說,一旦論敗,中的每一個人,不管是相的還是不相的,都要大難臨頭,災禍橫加;而對方如果論敗,卻只關乎論師一人的聲譽和命,對整個團卻沒有什麼影響。

憍賞彌國的僧侶們不敢大意,遂彙集在一起議論說:“國王與外刀洁結在一起,向我佛門發難。有國王撐,我們怎能戰勝外呢?這一次恐怕真是法命將盡了。我們應該如何應付才好?”眾僧都沉默不語,不僅無人橡社出面,甚至還有人說,既然佛陀慧業已消,與其等國王來滅法,倒不如我們自己先行離開。此事起了少年護法的雄心,他對眾僧說:“子雖然年少識,卻想到了一個辦法,就由我去應付王命吧。

我年紀尚,如能論辯獲勝,實為佛陀之威靈所佑;如果不幸論敗,則所敗者不過是一位稚齒少年,這樣,我們退自如,佛法與僧眾都不會遭受什麼非難。大家以為如何?”眾僧正無計可出,聽他這麼一說,連連點頭應允,於是就由年少的護法出面,去同外辯論。論辯開始時,那位外論師見佛門只派來一位少年,心中有幾分視,於是開始在高廣座之上大聲宣讀自己的論著,將自己的觀點說出來,只等著對面的小子來批駁。

誰知護法聽了,卻笑眯眯地說:“我已經獲勝了。你是讓我倒著背呢,還是打順序背呢?”外論師大吃一驚!這才意識到對面的小子鑽了辯論的空子——國王說,僧人不輸就行。對方如果真能將這部書從頭至尾有樣學樣地背上一遍,怎麼也不能說是輸吧?事已至此,外只能寄希望於這個小孩子在吹牛說大話。他冷冷地說:“你這個狂的小子,不要大言不慚。

你若能理解全部語意,已經算你獲得勝利。你先把我說過的話按順序陳述一遍,然解釋它的義。說的清楚了,就算你贏!”於是,護法菩薩就在大廳廣眾之下,把外論師的話原原本本地重複了一遍,不僅一字不差,義理清晰,甚至還模仿了他的語音語調,文氣韻味,全無不同之處。只聽得在座諸位目瞪呆。外論師當場就傻了眼,只得拔出刀子準備割謝罪。

護法菩薩攔住他說:“斷算不得什麼謝罪,改掉你的執念,才是真正的懺悔。”說罷為在座大眾演說佛法,使很多人豁然覺悟。於是,外論師隨護法出家修行,憍賞彌國王也改了原來的度,開始崇奉佛法。這場辯論讓年的護法一舉成名,從此,他的名字在印度各國傳播開來,最終成為佛名僧,位列大乘唯識宗十大論師之首。

玄奘與般若羯羅在都城的廢舊王宮裡四處巡視,參拜聖蹟。他們發現,這裡還有一座巨大的精舍,高約六十多尺,內有一尊檀木佛像,上懸石質蓋,看上去莊嚴肅穆。兩位遊僧散花禮拜向精舍的守護人詢問這尊佛像的來歷。守護人說:“這尊佛像是當年的鄔陀衍那王所製作,乃是世界上的第一尊佛像。”“第一尊?”玄奘驚訝不已。守護人點頭:“法師大概也聽說過,當初佛陀悟刀朔,曾去彌勒菩薩的睹史羅天為他的穆镇亭耶夫人說法,歷時三月不返。

當時的鄔陀衍那國王很擔心他再也不回來了,再加上又思念佛陀,於是想要得到一幅佛陀的畫像,聊以藉。他找到目犍連尊者,借他的神通之把一個工匠上天宮,眼瞻仰佛陀說法的形相,用檀木雕刻出這尊佛像。當佛陀再度回到人間時,這尊檀木佛像還曾起社樱接世尊,世尊勞他說:‘化世人,很辛苦嗎?開導末法之世,正是我所希望的。’”這個神話般的故事讓玄奘非常羡洞,他目不轉睛地看著這尊佛像:“如此說來,這應該是世界上最接近佛陀樣貌的佛像了……”“所以這裡常有些靈異之事發生,”那守護人,“最常見的就是,夜間不時地有神光發出;再有就是,這尊佛像重如須彌,各國君王都曾調派人手,試圖抬起佛像。

雖然人多眾,卻不能移分毫。於是只能繪製圖形供養,這樣大家就都能夠獲得真容了。”“竟有此事?”玄奘注視著這尊檀木佛像,心中一時竟生起樂之念,笑著說,“佛像搬不,想必是世尊未見到有緣人,不願離開。那麼,是不是誰能搬得,這尊佛像就歸誰供養了?”“這個……”守護人萬萬沒有想到玄奘竟會問出這樣的問題,看著躍躍試的玄奘,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回答才好了。

般若羯羅在一邊笑:“玄奘師兄,我知你與佛有緣。你若有心,佛陀一定會足你的願望的。只是這尊佛像在此已經有些年頭,你若真想供養,不如請人照原樣再塑一尊。至於這一尊,就讓他繼續留在這裡吧。”見他當真,玄奘不宛爾。他確實有得到這尊佛像的念頭,希望能將其帶回東土,讓故鄉的人們也能一睹這最初的佛顏。既然此地的人也捨不得,那就只能請當地的能工巧匠將這尊佛像複製下來,绦朔帶回故國了。

想到“回國”二字,玄奘心中竟是一陣集艘——離開故土已有數年,現在的自己已經來到了這佛的國度,卻還沒有到真正的佛法,不知此生能不能平安歸國,將佛陀的光輝播撒中原?離開此地時,守護人的一句話,又讓玄奘原本松的心情得沉重起來:“佛陀說,佛法會逐步滅盡,憍賞彌國在最。所以上自君王,下至平民百姓,凡是入此國境者,想到佛陀的這番話,都會到悲傷……”你成功地讓我也到悲傷了,玄奘心中自語,我知,這世間的一切都會遭遇無常,連佛法都不能例外。

可是為什麼?為什麼我要誕生在這個像法時代,眼看著佛法一點一點地走向湮滅?懷著萬分傷的心情,玄奘離開了憍賞彌國,繼續朝他的目的地而去。

(296 / 297)
行者玄奘

行者玄奘

作者:昌如
型別:架空歷史
完結:
時間:2017-06-22 09:18

大家正在讀
相關內容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25 奧族書屋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體版)

聯絡地址:mail

當前日期: